统计
-10-:00-21:00
截至发稿统计人
庞英北京大学肿瘤医学康复科心理师、助理研究员。从事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医学心理学方向。北京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协会会员,国际期刊Psycho-Oncology编委会委员,国内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审稿人。
李光启王丹迪
(向上滑动启阅)
香七寄语:
大家好,我是香七,首先非常欢迎各位姐妹参加我们的微课堂直播,这是新阳光香七微课堂第37期的现场,这次我们请医院康复科的庞英大夫,给大家分享夫妻关系的话题,特别是怎么样来对待疾病时的夫妻关系。
不管你是在治疗期还是康复期,和谐的夫妻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乳腺癌是一个慢性的、非常严重的疾病,慢性说明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之前跟大家说过,目前乳腺癌乃至各种癌症的发病其实都是免疫逃逸和基因突变的结果,需要我们系统性去面对。包括运动,饮食,以及非常重要的、贯穿所有治疗方法的基础——心理,心理是疾病康复的基石。
在之前的微课堂中跟大家有分享过,内分泌治疗给大家带来了切身的更年期体验。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你想拥有平静安详的心态,其实是有点儿“逆水行舟”的感觉——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不知道姐妹们怎么样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不管你是在治疗期还是康复期,特别是经过治疗恢复正常生活早期的姐妹,可能心态上已经跟正常人一样,但是还是要提醒自己,我们其实是有过一场大病的。我们需要改变以前的一些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习惯,比如脾气急、爱主导很多事情,进而减少相应的症状,包括失眠、焦虑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关系越近的人,有时我们就越无所顾忌,越容易伤害对方,这也是我们面对疾病很正常的一个表现。但是我们要非常快地调整过来。就像庞大夫说的,夫妻关系是面对疾病强大的联盟,我们和另一半是亲密的伴侣,关系和谐了我们可能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非常好的心态又会带来免疫力的增强。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疾病是最好的礼物,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面对疾病。下面我们听专业医生的分享。大家可以把问题编辑成文字,等庞大夫分享结束,再进行提问。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谢谢香七的介绍和主持。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乳腺癌患者的夫妻关系”。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很多乳腺癌患者都会提到一些关于夫妻关系的问题,也有医院一起做夫妻治疗。癌症确实是一个家庭事件,不仅患者受到影响,作为关系最亲密的丈夫也是会受到疾病的影响的。
一、沟通
首先,我想让大家看一下这张从网上找的趣味图片,可能之前也有人见过,我觉得挺好玩的。我们可以看一看,男人的大脑分区和女人的大脑分区好像非常地不一样:男人的大脑分区里,倾听能力特别差,相对而言女人的倾听能力就要强很多;男人的大脑当中有很大一块是对自由的向往,女人的大脑中可能对安全感的需要更多一些。
当然我并没有觉得这幅图片特别确切或者适用于每一个人,可能有的女性也会说“我的性格偏男性一点”,甚至有人也会说“我丈夫的性格像个女人一样”。但是仅仅从图片看,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分区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看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有很多不同的。因此,有时要让我们互相猜到对方的心思或者需要就非常难。即使是夫妻,要完全猜到对方的想法和需求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是我在诊室里碰见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不止一位患者在诊室里讲过类似的故事。这位患者一来就很委屈,就说“我觉得我的丈夫现在已经不爱我了”。我为什么把这个“觉得”用红色标出来呢?因为“觉得”就是一种感觉,未必是现实。
那这位患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比如她生病以后为了保持好的作息习惯,每天都睡得很早,可能九点多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了,最晚十点钟也要让自己睡着。而她老公的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很晚,有时她老公下班回家的时候她已经躺在床上了,这时她老公通常推门看她一眼就出去了,一晚上都不再进来了。再比如,有时周末了,她老公坐在床上开电脑工作或者浏览网页,看见她准备睡觉了,就拿着东西、搬着电脑去书房了。患者说他俩已经很久没在一张床上睡过了,“我觉得他已经不爱我了”。
这是这个患者的故事,我不知道在听的姐妹里有没有人觉得自己和故事里的主人公很类似,也有一样的困惑?那么确实有这样的困惑的患者真的不只一个人,有的时候患者会主动提到夫妻关系的问题,而有些时候只有当我问道她们才会说。
通常情况下,这时候女患者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她可能会觉得“我的丈夫嫌弃我”,或者“他害怕看到我身体上的改变”,又或者“他看到我身体上的一些伤口可能会不舒服”,还有人会觉得“他一点都不关心我”,“他根本就不跟我说话,也不愿意跟我多交流,我觉得他已经不在乎我了,不爱我了”,也有人会说,“我想让他多陪我一会儿,可是他总是躲着我,总是避免和我待在一块儿”。
但是,可能这时候丈夫的想法并如妻子想的那样消极,因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有的丈夫会跟我说,他其实是害怕性生活会伤害到妻子,会对她的病不利,害怕碰到她的伤口是因为害怕弄疼她。或者有的丈夫说,他害怕会打扰她休息;有的丈夫说,他害怕自己哪句话说不好,会让她生气或难过;还有的丈夫觉得,在妻子已经生病,身体这么弱的情况下,自己还对她有这种性的需求的话,会不会让她觉得自己很自私……这些都是在诊室里边我经常听到的,丈夫对于这件事情的解释和想法。
那么再回到上边那个故事。我鼓励这位患者找个机会问问丈夫,为什么总是躲着她,她答应了。第二次她来找我做治疗的时候说她问了。有一次丈夫收拾电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她一下子抓住他的胳膊说:“我得和你好好谈谈,为什么我一睡觉你就走?你这样让我觉得你很嫌弃我,你不想跟我在一块儿。”说着说着她就哭了。她丈夫听完之后说:“天哪,你怎么想这么多呢?我完全不知道你会这么想,我就是怕打扰你,影响你的康复。”之后他们又进行了很多沟通,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位患者跟我说,她甚至觉得之后一段时间和丈夫的关系比生病之前还要好,因为只要遇到类似的事情,比如她丈夫做的事情让她不舒服了,她就会及时跟他沟通,然后大家把什么都拿到桌面上来讨论,往往讨论之后就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大家有一些误会。误会一解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生病会给夫妻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一些挑战,但是就像刚才香七说的,生病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契机,来修复之前的关系,调整之前不太好的关系模式。
二、自信
女性朋友得了乳腺癌之后,有时会在夫妻关系中表现出一些不自信。首先就是觉得自己不如以前那么美丽了,没有勇气在丈夫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体,特别害怕丈夫会流露出一些嫌弃或者害怕的眼神。有的患者觉得自己生病之后花了很多钱,又有一段时间不能工作,成为了家人的负担,给家里人添麻烦了。有的患者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做家务、照顾孩子,对家庭就没有贡献,没有价值,在夫妻关系当中变得很不自信,可能会觉得:“我已经这样了,如果我再去要求我的丈夫为我做什么是不是显得我很自私,很不懂事儿?”很多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在此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当然通过微课堂可能没有办法马上知道大家的答案,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想一下:
你觉得是什么让一个女人可爱?
你觉得是什么让一个女人可敬?
你通常会被别人哪些特点所吸引,觉得TA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在你认真思考这些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发现,乳房的完整性,对于一个女性是否可爱,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尊重,并没有特别的影响;或者说这个阶段的女性还能不能做家务、照顾孩子,可能不是那么的重要,也就是说即使乳房不完整了,我们仍然可以具备许多美好的特征,让我们自信,让我们觉得自己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值得尊重的人。那么即使我们现在不能给孩子做饭,给孩子洗衣服,但是我们还能用另外的方式去陪伴家里人。
三、调整关系模式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要注意调整关系模式。因为当疾病来临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发生了很多变化的,那我们的需求也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我们了,我们是需要进行一些调整的。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患者故事。这位患者在生病之前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女强人,工作很忙,出差很多,平时工作也很累,下班很晚。她的丈夫也是这样一个事业型的人,彼此过得都很独立,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也并没有要孩子。在周末或者假期,两人也会在一起享受一些美好的时光,但是平时他们独处的时候也挺自在的,各忙各的事儿,或者说坐在一起一人拿一本书,也觉得这个过程挺享受的。
但是她生病之后,生活就发生了很多变化。治疗的过程中,她的丈夫也会照顾她,但是她明显觉得自己的丈夫好像不如别人的丈夫陪伴得那么多。虽然她也希望丈夫陪她,但是碍于多年来形成的这种独立、刚强、不示弱的性格,她从来不会要求丈夫为她做什么,不过内心其实还是期待她丈夫能够主动为她做点什么的。
化疗结束后,因为副反应还在,她有一段时间没去上班,自己待在家里。因为之前工作很忙,她也没有培养什么爱好,所以独自在家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无聊。她很期盼晚上丈夫回家之后能多陪陪她,但是丈夫回家之后还是像以前一样自己干自己的事儿,也不大跟她说话。如果是她生病之前,这是一种常态,她也很享受自己独处。但是生病之后,她自己其实已经改变了,但是她丈夫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妻子的要求跟以前不一样了,可能需要他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对待她,而他们还延续着之前的相处模式,所以她就不适应了。
在这个时候,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其实她应该让丈夫知道,她需要他怎么样的去陪伴自己,这可能是一个很具体的需求。当我跟患者说:“你要跟你的丈夫沟通,你要让他知道。”很多患者会告诉我,她跟丈夫提了很多次:“你就不能多为我想想吗,就不能多关心关心我吗”。我说:“你这么提,他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样多关心你,怎么样多想你。”
大家回想一下我刚才说的男性和女性大脑结构的不同,就会有所了解,有的时候他们可能真的是想不到你的想法,所以说你还是需要具体地告诉他。比如你跟他说,“我想让你陪我待会儿”,“我想让你陪我聊聊天”,“你现在有没有空陪我出去逛一逛”,“我想去公园散散心”……可能你需要提出一些更具体的要求,他才真正的知道:哦,我应该这样的陪伴你。
四、夫妻问题日记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有时也会让患者记一下夫妻问题日记。上图就是夫妻问题日记的样子,我会让患者记一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这个事件具体是什么,过程当中有什么互动,有哪些自动化的思维,情绪是什么样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图上这个:周五早上6:30,妻子早餐时想跟丈夫说让他早点回来,丈夫就敷衍着说看情况吧。妻子的自动化思维就是:我觉得他根本不在乎我,根本不想回家。她就会因为这个自动化的思维感到很伤心、很沮丧。
再比如,周六上午全家一起去动物园,一起玩、一起拍照、一起吃饭,妻子自动化的思维就是:全家在一起感觉很幸福,情绪就是快乐、开心。
第三个例子,时间是周一早上,事件是医院做检查,互动就是在等待过程中丈夫全程玩手机,根本不跟妻子讲话。妻子的自动化思维就是:他没有兴趣跟我讲话,他根本不在乎我现在的感受。情绪就是很伤心,很愤怒。
我通常会让患者记上一周或者两周,在治疗中回顾这些日记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夫妻之间哪些互动会让她感觉好,哪些互动会让她感觉特别不好。然后接下来的讨论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增加这些好的互动,我们能不能想一些方法去改进不好的互动?
拿最后一条来举例,这也是我碰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丈夫说:“我其实工作特别忙,就因为她生病我老是请假,请假也挺难的,我那天根本不是在玩手机,我是在用手机处理工作上的事情。”这时妻子就说:“我根本不知道你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我问妻子,她觉得丈夫怎么做能让她感觉好一点?妻子说:“我觉得如果他能事先告诉我的话……”
最后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如果丈夫当天特别忙的话,可能就要告诉妻子:“我必须处理一下我工作上的事儿,这个事儿必须要由我来处理,你有什么不舒服,或者需要我做什么,一定要告诉我,我处理完了就可以陪你了。”丈夫对妻子做出类似于这样的表达,可能她就会感觉好一些。
五、打破恶性循环
另外在夫妻关系日记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让我们发现夫妻关系中的恶性循环。什么是恶性循环呢?我有一个病人,她生病之后老是怀疑她丈夫不爱她了,特别怕她丈夫有外遇,所以每当她丈夫要跟女性客户吃饭的时候,或者顺便送女同事回家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告诉她。有一次她看到丈夫同事的朋友圈,内容是她丈夫和这个同事以及一个女性在吃饭,她当时就打了一个电话给丈夫,问他在哪儿。她丈夫说正在跟同事和客户吃饭,她就问客户是男是女,丈夫回答客户是男的,她顿时觉得丈夫又在说谎,又在骗她,很愤怒,在丈夫回来之后跟他吵了一架。
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妻子比较多疑,所以丈夫不敢说实话,而丈夫不说实话的行为被妻子发现了之后,她就愈加不信任丈夫,进而更加多疑。他们两个在治疗过程中的状态就是:丈夫说,你看你这么多疑,我怎么敢告诉你实话;妻子说,我总发现你说谎,我怎么还能相信你?那么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当我们发现这种恶性循环时,一定要去打破它。我们要用和以前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比如我跟那个丈夫说:“你不要不说实话,你下次持续一段时间,就说实话,就算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跟她说实话,看她是不是还这么怀疑你,或者她的怀疑会减轻,那你可以把她的反应记录下来,治疗过程中再去讨论。”我们还是有办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重新营造信任感的。
六、从责怪他人转向审视自己
很多患者来到诊室就会抱怨,比如,她的丈夫特别不好,他是一个特别粗心的人,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特别自私……说了很多很多这样的话。这时候我往往跟她说,我不能改变你的丈夫,但是我能改变你跟他相处的方法。
这时候大家可能需要从责怪他人转向审视自己,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我们确实很难控制对方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但是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还有就是不要给对方太多的控制权,来控制你自己的情绪。这方面的话,我们可能要找些自己愿意做的事儿。很多时候我跟患者说,可能以前他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你,那你之前为什么不太在意,不把这个当成一个事儿呢?那是因为你以前每天见很多人,有很多事要做,但是现在你每天待在家里,家和丈夫就成了你的全部,那你的喜怒哀乐就很容易被他的表现所控制。同时,另外一半也觉得他时时刻刻都处在监控之下,他的压力也会很大。
另外,有些夫妻之间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生病之后,关系可能会出现更大的裂痕,如果是这样怎么办呢?我想说,如果你的丈夫真的不爱你了,那心理治疗也不会你的丈夫更多爱你一点,因为心理治疗改变不了现实,但是它能改变态度,改变你的感受。请你思考一下你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仅仅是一个特定的男人,或者说仅仅是你的丈夫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吗?你还有哪些幸福感的来源。
七、自我成长
逆境往往是促进自我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就好像很多人说要经历阵痛才会成为母亲。生命的意义可能就在于不断丰富的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在准备这期微课堂的时候突然想到一篇文章——有一个妈妈,她婚前觉得自己长得很漂亮,工作很好,很有品味,生活很滋润。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发现自己每天觉都不够睡,来不及打扮自己,还会因为养孩子的问题跟丈夫吵架。然后她就反思,我结婚难道不是为了过得更好吗?我结婚难道就是为了给自己找更多的罪受么?
但是我想说,这些可能是一种体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体验。比如说为什么有人喜欢蹦极?为什么有人要登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三毛要去撒哈拉沙漠生活?因为不一样的经历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这里面有痛苦也有快乐,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情绪,才能丰富我们的人生。在经历了这些生死之后,我们能活得更明白。所以说,当我们面对一些痛苦的时候,可能不要那么悲观、绝望,因为所有这些体验都是丰富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八、强化凝聚力和爱意
其实我们生病之后要想办法强化夫妻联盟的凝聚力和爱意,比如增加在一起相处的愉快时光,一起去做一些让彼此都很愉快的事情,一块儿去看看电影啊、逛逛街啊、去公园里散散步啊,不要因为矛盾冲突故意减少愉快的时光。也不要“你对我冷淡,我对你更冷淡”,因为这种回避的、敌对的方式是不利于夫妻之间相处的。还有就是一起进行一些喜欢的活动或者一起开发一些新的、让彼此都比较高兴的活动。
另外,大家可以更多地确认并表达爱意。因为在生病、比较脆弱的时候,这种爱意的表达,还是让我们觉得很安心、很暖心的。
九、管理情绪
夫妻相处的过程当中,管理情绪很重要。怎样更好的管理情绪呢?首先是要对情绪有更好的觉察。比如上图第一条,我想大家自己体验一下,有人会说,自己生气的时候嗓门会变大、会摔东西;那这个时候你希望他沉默,还是希望他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如果他怎样做你会感觉好一点,如果他怎样做你会更生气?我想这些都是有必要让对方知道的。
另外第二条,就是要知道他生气的时候会怎么样?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时候如果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会让他的情绪好一点?说了什么或者做什么的时候他就会更加生气?
这种觉察,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它会帮助我们管理情绪。当情绪高涨时,在一个非常容易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利于情绪平复的事情,而不是去激化这个矛盾。
十、性生活
刚才我看到屏幕上有姐妹问,得了病之后能不能进行性生活?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性生活会增进夫妻之间的亲密感,而且它并不会影响肿瘤,反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还有个姐妹问:“如果进行性生活的话,会不会增加激素水平?”大家知道乳腺癌和激素水平有关,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情况:其实未婚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高于已婚女性的。这就说明性生活是帮助我们代谢激素的,它并不会增加激素,所以说它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肿瘤治疗确实会影响一部分性功能,但是没必要因为这个而禁止性生活。有一些办法能够帮助我们顺利进行性生活。另外可能需要夫妻一起去探索爱的新模式,因为不仅是对乳腺癌患者,对于所有患者来说,维持生病以前的那种性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记得有一次听外国一个教授讲课,他的研究是针对癌症患者伴侣性生活的。他说有些阴茎癌患者,因为癌症没有了阴茎,还是可以过性生活的,因为可以通过抚摸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其他方式,来获得这种快感和亲密感。所以说无论你是患乳腺癌或是其他肿瘤,无论是身体是否有缺失,都没有必要禁止性生活。
对乳腺癌患者来说,性生活方面应该主动一点,因为丈夫那方是有一些纠结的,比如说他会觉得:我跟妻子进行性生活,她会不会觉得我不够体贴?在她经历这么多烦心事儿,这么多痛苦的时候,我还在索取,会不会不太好?还有的丈夫纠结说:如果我不主动要求,她会不会担心她对我不再有吸引力了?所以在丈夫这么纠结的时候,我们应该更明确自己的态度。
有一些乳腺癌患者,特别是在使用激素治疗之后,会出现阴道干涩的症状,这可能是影响性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如果在性生活过程中感到很痛苦,可能就很难进行下去了。在国外,一般是建议患者在性生活中用一些自然的油脂来进行润滑,比如说椰子油、橄榄油,以便顺利完成性生活的过程。
十一、小结
乳腺癌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机会,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夫妻关系和我们自己,也给我们带来了共同成长的可能性。
现在发的这两张幻灯片是关于医院乳腺癌康复团体的。这里边是有我办公室的电话还有我们科室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