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近日,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将全省领先的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搭桥手术,成功为一名72岁下肢血管栓塞糖尿病足患者开辟血运新通道,避免了截肢。
患者王老太是一位“老糖友”。今年上半年,王老太因下肢小腿动脉闭塞缺血致左脚多个足趾出现发黑溃烂,夜间疼痛难以入睡。行截趾术后,伤口一直不愈合,每天钻心的疼痛让王老太痛不欲生。
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谢振军,主治医师赵建军、白辉凯详细研究分析患者病情,复查下肢CTA发现患者左下肢曾经通畅的动脉有一部分再次闭塞,这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动脉的闭塞导致下肢的生命线被阻断,足趾因缺血导致坏死,那剧烈难忍的疼痛也是因缺血导致的。
谢振军说,王老太下肢血管闭塞位置较高,小腿及足部血运不通畅,目前只截除了坏死的足趾部分,伤口处血液循环差且很难愈合,根据CTA检查结果截肢平面选择在膝关节以上伤口才能正常愈合,但是采取此治疗方案,患者将失去一条腿,永远丧失独立行走的能力,这对老人是沉重的打击。
面对这种情况,谢振军团队反复讨论治疗方案,邀请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决定采用目前先进的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为王老太的脚重新开辟一条血管通路,将血液直接输送至脚部,保障充足的血液供应,促进伤口愈合。
据谢振军介绍,糖尿病足主要是膝下中、小动脉病变导致足缺血坏死,能否实现足部血运重建是治愈的关键,但由于足踝部血管细小,传统搭桥术在治疗膝上血管病变上的优势难以实现。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对细小血管的吻合有准确、精细、通畅率高等优点,特别是针对管径在3毫米以下的膝下中、小动脉病变,管径在1.5毫米以下的足踝部小动脉病变更是突破了治疗禁区。
在王老太的这次手术中,谢振军团队首先选取患者合适的自体静脉血管,切取后移植替代闭塞段动脉血管,分别于大腿及足部动脉做吻合,将血液直接传送至足部,重建足部血运;其次重新清创修复足远端未愈合创面。
术后,王老太的左足疼痛明显减轻直至完全消失,再次复查下肢CTA可见移植的动脉就像一条珍贵的生命线直接向足部小动脉输送血液,足部有了良好的动脉供血,创面也顺利愈合。王老太终于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活动了。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