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基础测试题
1、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上行感染
B、血源性感染
C、直接蔓延
D、外伤后感染
E、尿路畸形和梗阻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
vip解析:上行感染是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其他有血源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上行感染是指致病菌从尿道口上行并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膀胱内致病菌再经输尿管移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这是引起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途径,引起上行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变形杆菌等,初次患泌尿道感染的新生儿、所有年龄的女孩和1岁以下的男孩,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而在1岁以上男孩主要致病菌多数是变形杆菌(A对BCDE错)。
2、3-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
B、颅骨软化
C、肋骨串珠
D、手镯、脚镯征
E、下肢畸形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
vip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主要是:3-6个月患儿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B对)。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A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引而内陷形成郝氏沟(C错);6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D错);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E错)。
3、某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为3分,首要的抢救措施是
A、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
C、清理呼吸道
D、5%碳酸氢钠脐静脉注入
E、保暖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
vip解析:Apgar评分是指在孩子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生命体征进行评分,以1分钟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该患儿出现了重度窒息,应立即抢救,及时按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步骤进行复苏(C对ABDE错)。
4、女婴,4个月。足月顺产。护士在家访时,为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重点指导家长
A、母乳喂养
B、添加鱼肝油
C、服用铁剂
D、添加蛋黄
E、添加水果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D
vip解析: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而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与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关,蛋黄中含有铁硒可以用作辅食添加;题目提示是为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并不是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对ABCE错)。
5、患者男,7个月。发热、咳嗽5天,呕吐2天,抽搐1天。嗜睡,前囟饱满,双肺少许细湿啰音,克氏征(-)、布氏征(-)。血白细胞17×10?/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4;脑脊液混浊,白细胞×10?/L,中性粒细胞为多,蛋白质2g/L,糖2.3mmol/L,氯化物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中毒性脑病
E、脑性瘫痪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
vip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小儿,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为主要特征,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症状,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明显增多达×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符合该患儿的临床表现(A对);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克氏征,并有感觉异常、全身不适等,脑脊液检查外观正常,且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B错);结核性脑膜炎可有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脑神经和脑实质损害,且脑脊液外观正常,糖及氯化物下降(C错);中毒性脑病症状有高热不退,不同程度呕吐、困倦多睡,与所中病毒的种类有关(D错);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E错)。
主管基础测试题
1、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上行感染
B、血源性感染
C、直接蔓延
D、外伤后感染
E、尿路畸形和梗阻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
vip解析:上行感染是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其他有血源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上行感染是指致病菌从尿道口上行并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膀胱内致病菌再经输尿管移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这是引起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途径,引起上行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变形杆菌等,初次患泌尿道感染的新生儿、所有年龄的女孩和1岁以下的男孩,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而在1岁以上男孩主要致病菌多数是变形杆菌(A对BCDE错)。
2、-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
B、颅骨软化
C、肋骨串珠
D、手镯、脚镯征
E、下肢畸形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
vip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主要是:3-6个月患儿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B对)。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A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引而内陷形成郝氏沟(C错);6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D错);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E错)。
3、某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为3分,首要的抢救措施是
A、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
C、清理呼吸道
D、5%碳酸氢钠脐静脉注入
E、保暖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
vip解析:Apgar评分是指在孩子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生命体征进行评分,以1分钟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该患儿出现了重度窒息,应立即抢救,及时按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步骤进行复苏(C对ABDE错)。
4、女婴,4个月。足月顺产。护士在家访时,为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重点指导家长
A、母乳喂养
B、添加鱼肝油
C、服用铁剂
D、添加蛋黄
E、添加水果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D
vip解析: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而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与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关,蛋黄中含有铁硒可以用作辅食添加;题目提示是为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并不是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对ABCE错)。
5、患者男,7个月。发热、咳嗽5天,呕吐2天,抽搐1天。嗜睡,前囟饱满,双肺少许细湿啰音,克氏征(-)、布氏征(-)。血白细胞17×10?/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4;脑脊液混浊,白细胞×10?/L,中性粒细胞为多,蛋白质2g/L,糖2.3mmol/L,氯化物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中毒性脑病
E、脑性瘫痪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
vip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小儿,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为主要特征,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症状,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明显增多达×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符合该患儿的临床表现(A对);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克氏征,并有感觉异常、全身不适等,脑脊液检查外观正常,且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B错);结核性脑膜炎可有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脑神经和脑实质损害,且脑脊液外观正常,糖及氯化物下降(C错);中毒性脑病症状有高热不退,不同程度呕吐、困倦多睡,与所中病毒的种类有关(D错);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E错)。
“一对一咨询”
+
每日一练
+
打卡复习
+
复习计划
+
督导备考营
+
各级别备考群
年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宝典
题库班、精讲班、专项提分班、私教班
咨询、试用、入群、督学
请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