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千般姿态,而我只会趣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究。
都说潘安貌美,容颜绝世,上街不用买菜和水果,就有人主动将菜和水果投到他身后的拉着的车上。其中就包括十几岁姑娘,也包括七八十的大娘。不知是不是用了夸张,反正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潘安的美貌。
不过有时候太过高调,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这里指的不光是他的绝世容颜,还有他的性格。潘安性格恃才傲物,自命清高,不懂得官场之道,权谋之术。他本是京城一个小官儿,因为一些官员的嫉妒诽谤,被贬为河阳县令。
如此,他还改不了自己的脾气,依旧我行我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朝堂上的一根柱子上,写下一首诗: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意思是,你们这些所谓的朝廷栋梁,其实就是一头笨牛和一个放牛拉犁农夫而已。
编辑这首诗无意得罪在座大臣,从而再次被贬,放逐到了偏远的淮县去当县令,这一当就是十年!这让当时不过32岁的潘安,熬出了满头白发,不过依旧很帅。
在淮南待了十年,潘安又被调回京城。可是没过多久,潘安因犯错直接被免了官职,好在当时的朝廷权臣,杨俊很欣赏他的才华。
杨俊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老丈人,晋武帝晚年,他算是外戚专政,地位那是权倾朝野。潘安被杨俊招到自己门下,当了一名太傅主簿,刚才便是如此,可以说的上很受器重的。
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而晋惠帝的老婆贾皇后却颇有野心,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以谋反的罪名,除掉了杨骏及其党羽。潘安受此连累,差一点儿被诛,最后是他的好友,公孙弘求情这才脱罪,不过依旧被贬。
潘安最后去了更偏远的西北,长安去当县令。去的路上写了一篇《西征赋》的诗,最后他借着母亲生病,最终辞官回乡,远离朝政。
这位豪情壮志的翩翩少年,此时已被官场的惊涛骇浪,拍打的遍体鳞伤。就在潘安辞官回家后不久,命运终是放过了他,给他铺了条相对平缓的道路。在他的好友石崇的引荐下,在当时权臣贾谧的门下当黄门侍郎。
贾谧有些权利,他是皇后贾南风的亲外甥,也是皇帝的近臣,负责协助皇帝处理一些政务。潘安时隔几年,重新回到了洛阳。
此时的潘安再也不是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他懂得了权力的重要,也学会了如何依附权贵,曾经那个懵懂无知,一腔热血的青年再也不在了……
史书中,对潘安后来的介绍,与石崇贾谧,为后提出者,望尘而拜。意思就是每一次自己的上司贾谧坐着马车绝尘而去的时候,他和石崇等人,就对着这个马车扬起的尘土,行跪拜之礼。
李白曾说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此时的潘安,却是折腰侍权贵,功名榜身旁。
不能说这样是错,对于潘安的选择,我们没有评判的资格。他也曾壮志豪情如李白,在朝堂的柱子上写下批判权贵的诗句。这在他心中可能是一种遗憾。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还有什么你知道的,欢迎评论区补充,我们好好聊一聊,我是你们的小伙伴小究~咱们下一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