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一代勇士,饮鸩自绝,留下多少壮志未酬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在同名电影上映后,越发为大众所熟知。

但早在战国时期,大将蒙恬就曾有过这样的豪情壮志。他和岳飞虽处不同朝代,却有着一样的爱国情怀和相同的人生际遇:未遇明主,一片赤胆忠心只落得被奸人所害。壮志未酬身先死,让人不由得扼腕叹息!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华第一勇士蒙恬,是如何满怀悲愤吞下自绝的毒药:

蒙恬的爷爷蒙骜是秦国大将,秦庄襄王执政时,蒙骜为秦国攻城掠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秦庄襄王拜为上卿。父亲蒙武是秦始皇的内侍,曾和王翦一起灭楚。蒙恬可以说是披着家族的荣光降生的。

秦统一六国后,剑指匈奴,蒙恬领命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收复河套失地。匈奴向北逃窜后,蒙恬监修长城,根据地形设置要塞,把燕、赵、秦三国的长城相连,修筑新长城,西起陇西东至辽东,绵延一万余里,有效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蒙恬驻守上郡十余年,威震匈奴,深受秦始皇信任。弟弟蒙毅,更是被拜为上卿,一时间兄弟俩的荣宠无人能敌。

如果照此情形下去,蒙氏家族应该可以一直披戴荣光,福泽后代。

可天有不测风云,赵高犯下重罪,惹怒秦始皇,为蒙氏一族的悲剧埋下伏笔。嬴政让蒙毅秉公办理,蒙毅依律判他削官赐死。

可俗话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不够。”正当大家都暗自庆幸,这世上少了个祸害时,嬴政却忽然反悔赦免了他。

这一来一去,反让赵高记恨上了蒙毅,蒙家兄弟俩也因此引来了无妄之灾。

公元前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因病暴毙沙丘,这个沙丘就是赵武灵王赵雍被饿死的沙丘(见之前文章),百年之内,两位赫赫有名的君王死在同一个地方,是巧合也是注定。

仅管秦始皇一心想长生不老,可也许是他杀孽太多,才49岁的年纪,老天就把他收走了。此时公子扶苏远在边塞,同行的有赵高、嬴胡亥和丞相李斯等。无论嬴政曾经如何杀伐果断,如今也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此时的赵高恶向胆边生,一个罪恶的计划在他的操纵下开始实施。

无上的权力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带来荣光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置身危险之中,成为催命符。

赵高伙同丞相李斯密不发丧,篡改圣旨,改立嬴胡亥为太子。并假传旨意赐死嬴扶苏和蒙恬。

此时的蒙恬和嬴扶苏,一个怀疑有诈拒不自杀,一个伤心欲绝不肯求证。最终嬴扶苏饮恨而亡,而蒙恬虽手握重兵仍甘愿成为阶下囚。

嬴胡亥继位后,曾想放了蒙恬。但赵高大权在握,张狂到在朝堂上“指鹿为马”。他记恨蒙毅曾经对他死刑的宣判,又怕一但蒙恬掌权会对他报复。所以一心想致他们于死地,他不断在嬴胡亥耳边编排蒙氏兄弟的不是。

终于,嬴胡亥听信了他的谗言。当使者受诏处死蒙恬时,蒙恬是这样说的:“想我蒙氏一族,为秦出生入死已三代,如今我统领三十万大军,足有背叛的能力。我之所以不这样做,是不敢忘先主的恩情和祖先的教诲。”

使者为求自保,并不敢把他的话报给嬴胡亥。这真是“最是薄情帝王家”!三代舍生忘死的报效,竟敌不过小人的几句谗言。

蒙恬不甘于这样的命运,可他又能怎么办呢?他受忠义的教育太深,不肯在死后身背骂名。可秦朝的命运呢?他有改写历史的能力,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只能留下忠义之名,循着历史的脉络而去。

他无疑是无比眷恋这个世界的,他还没准备好告别,他捍卫的山河,他手下的将士,他都将永不能再见!他不知自己何罪之有,要以死来谢罪。无奈的他只能自己给自己安了个“修长城挖断了地脉”的罪名,以此疗慰自己冤屈的内心。

一颗毒药埋葬了一个忠魂,山川大地为之悲矣!

一代名将就这样去了,无论是那个改良毛笔的他,还是修长城和直道的他,亦或是抗击匈奴的他,都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而他为国为民的忠义却在历史的篇章里熠熠生辉!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tz/12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