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为你持续分享央企建设者的寻梦故事,带你了解央企建设者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今天《寻梦之旅》第三集,走进值守成昆铁路30年的保安员袁庆祥的寻梦故事——
年,成昆铁路恢复建设,袁庆祥还不满10岁。
他至今记得,当年修建铁路的铁道兵战士、民兵和老乡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军民同心,打破了苏联专家“这铁路修不起”的预言,他们把成昆铁路修进了四川的大山,把山里乡亲的生活连接到山外的世界。
如今,袁庆祥已经是一位66岁的老人,他在成昆铁路轸溪车站当保安员已经30年。
这是一座只有10位工作人员的小站,就在袁庆祥的“家门口”,通过这个不起眼儿的小小窗口,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袁爷爷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巨变——当初大山里经济条件不好,他的保安工作还比较繁重;如今山乡已摆脱贫困,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站里到村组做安全宣传,号召学生和广大村民爱路护路。
时光一天天滑过,袁庆祥心里还有一份不变的牵挂——在轸溪站里埋葬着一位“铁道兵叔叔”,这也是成昆铁路全线唯一一座为个人修建的纪念碑——当年修建轸溪站附近的一处隧道时,塌方事故突发,23岁的徐文科为了20多位战友的安全,拒绝接受战友的施救,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大山之中。
如今,徐文科烈士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轸溪车站,是小小车站里最高的建筑。像袁庆祥一样永远怀念烈士的,不但有当年和他一起跰手?足把铁路修进大山的战友和乡亲们,还有在成昆铁路沿线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人。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轸溪站祭拜烈士,袁庆祥每一次看到这些人,都会想起当年走进大山、修建铁路的“铁道兵叔叔”,即便已经年过花甲,仍一次又一次被感动。
如今,成昆铁路复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通车,到时候,大山里将会有高铁通过,大山与外面世界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近。担负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三标的中铁十二局与成昆铁路有解不开的缘分,从成昆铁路的修建、病害整治、电气化改造施工,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奔赴成昆线。
从当年的“铁道兵”部队到今天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铁路人”的身份、称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了变化,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从未改变。
过去的半个世纪,袁庆祥通过小小的轸溪站看到家乡一天天走向富裕。今后,随着铁路建设愈加先进、交通网络愈加织密,“人老心不老”的袁庆祥还将看到更大的惊喜。
原标题:《他值守成昆铁路30年,见证世界铁路史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