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双腿外观的发育有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正常2岁之前的宝宝都是O型腿,2岁以后逐渐变成X型腿,到4-5岁以后X型弧度逐渐减小,最后回到正常腿型
好比一根钢筋混凝土柱子,在混凝土还没有凝固时受压,那么它是很容易歪的,但混凝土凝固后就牢固无比。我们人的骨骼就如同钢筋,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就是混凝土,经过运动锻炼的肌肉、肌腱会明显增大,韧带更牢固,供应肌肉营养的血管壁弹性增大、增厚、指挥肌肉运动的神经功能也会大大增强,运动训练同时也使骨骼同肌肉联结处的骨头突起增大、骨密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方向和受到的拉力、重力方向一致,力量增强后的肌肉、肌键、韧带(混凝土)同骨骼这个人体的“钢筋”构成人体优质“钢筋混凝土”,直立时就不会发生骨骼畸形。
当然婴儿不可能像成人练健美那样来增加肌肉力量。但是可以通过爬行、攀登和游泳这三个动作来获得直立所需要的力量。另外翻身、坐等运动也在增强全身肌肉力量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婴儿的动作发展一定要遵循翻身、坐、爬、直立行走、跳跑的程序,不能越过某一阶段(如不经过爬直接直立行走)。
那么家长如何预防孩子发展成O型腿,长大以后拥有漂亮的腿型呢?
1、定期体检。
医生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腿型是否出现病理的改变。一般一岁以内的孩子,每月保健一次,一岁后3个月保健一次。
2、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
很多家长以为给孩子补钙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其实维生素D是促进钙、磷吸收贮存,也有预防佝偻病的作用。当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
3、避免让孩子过早地学站学走。
孩子越早会走路越好。但是每个孩子能力不达标,不能早走,当宝宝能自己抓着东西2秒即可站起来,就可让孩子学站学走。
4、尽量不用学步车。
由于学步车的构造会给孩子一些不适当的支撑,让孩子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学走路。而且学步车也会妨碍家长观察孩子学走路的姿势。
宝宝出现这四种情况要当心:
1、腿部的弯曲不符合生理年龄的变化;
2、O型腿的程度突然加重了;
3、腿型不对称,只有一边弯曲,或者两边程曲的角度、方向不对称;
4、脚弯得特别严重,双膝距离过大(超过8厘米)。
这些疾病会导致腿弯弯:
1、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如一些侏儒症常合并有下肢的弯曲畸形。这种病人因为身高、上身、四肢都不正常,所以鉴别上不成问题。
2、佝偻病也可以由先天性钙、磷代谢异常所引起(如遗传性低磷血症),或是后天性的肾脏疾病所导致。
前者常有家族病史,后者系慢性肾病,应不难诊断。后天性因素还包括骨折及炎症后遗症、骨瘤或骨质异常。
3、还有一种疾病称为“布朗特氏”病。
两膝内翻比一般小孩严重,是一种胫骨(小腿骨)上内侧骨骼生长障碍的毛病,其原因仍不明白,一般以为可能与小孩过胖或太早走路有关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