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邻居大姐家的儿子去相亲了,明明相亲还在进行当中,大姐就开始在小区里的休闲区里各种担心,很多人都劝大姐说:“没事的,你家儿子条件那么好,有房有车人还长的挺好看的,不怕找不到媳妇儿”。
这些话邻居大姐还是很受用的,但是我的心里很清楚,她并不像表面上表现的那么云淡风轻,因为我曾经无意中听到她一个人自言自语:“要是儿子能够再长高点就好了,感情上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女孩子虽然在两性市场上,不会因为身高问题受到太多的限制,但是想要有大长腿是所有女生的梦想,而且较高的身高,穿衣服都会更加有气场一些,随便拍个照什么的,都能气场两米八,堪比明星的机场街拍了。
其实身高什么的,真的是从小就要开始注意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方法,既靠谱,又能够帮助孩子长得更高呢?根据小婧的经验来看,是有的。
就在前两天,小婧的朋友圈里就有宝妈说,自家的宝宝两个月之内,就长了4.0厘米,这个数字是相当的给力的,所以小婧十分郑重的去采访了这个宝妈,想进一步了解具体的情况。
根据与这位宝妈的聊天,我大概了解到她家宝宝的情况:之前,她家宝宝的肠胃功能较弱,相应的影响吸收不足,所以导致发育比较缓慢,到了最近两个月,为了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她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给宝宝改善了饮食结构以及适当的补充营养,发育才有了现在这般的情况。
根据这位宝妈的回复情况,我做了以下一些总结,对了提一下,这位宝妈的宝宝现在一岁零两个月哦!
1、每天喝奶毫升左右
这个量不算多,属于这个年龄段最基本保证的奶量,奶是蛋白质和钙的主要来源,如果这个量都达不到必然影响身高发育;
2、每天都有豆制品(不是五谷豆浆就是豆腐),鸡蛋
豆制品属于高蛋白高钙食物,克豆腐含钙毫克,比牛奶还要高,含蛋白质8.1克,被称为“植物肉”;鸡蛋更是高蛋白,每克鸡蛋蛋白质含量就有13.3克,而且它是完全蛋白,非常好吸收,鸡蛋和豆腐都含有丰富的钙镁铁锌等对身高有益的矿物元素;
3、各种蔬菜、菌类换着吃,每天都有绿色蔬菜
深绿色蔬菜含钙、磷、铁、钾等矿物质,蘑菇含维生素d,都是有益骨骼发育的元素;
4、补充剂
每天都有补充钙、铁和复合粉,补充剂会根据饮食调整(如果哪天吃豆腐、鱼虾和各种肉够量了就不再加铁),做到合理利用,防止缺乏。水苏糖是益生元,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吸收能力。所以,这位宝妈简单的回复里其实提供到的都是非常核心的信息,这些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正是骨骼发育的必备元素。
相信很多宝妈应该从怀孕开始,就会各方搜集一些有关于宝宝的相关资料,包括饮食,护理还有一些生长发育的资料,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网络科技十分发达,基本上你想要什么样的资料都可以查到,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资料类型太多,若是自己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就会被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所误导。
每一个宝妈尤其是头一胎的宝妈,关于宝妈的知识都是从头开始学的,所以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或多或少会对其造成一些误导,例如很多人都会认为孩子的身高完全由遗传基因来决定,所以就放任宝宝自己去成长,后天在身高上不做任何的努力。
但是事实上,后天的喂养搭配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后天的喂养做的好,可以弥补遗传因素上的差距。
那么饮食的营养情况究竟跟长高有多大的关系呢?以下的这些数据会告诉你:
年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一项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名17岁青少年所做的抽样调查发现年普遍比年的高了3厘米左右。
而且从图片上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农村的孩子普遍身高都比城市里的孩子矮一些,这是因为什么?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导致的营养水平不同。
图片来源:ABCNEWS
后期也有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研究情况证明,将原本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到生活水平更好的城市生活,几年过后再来进行身高对比,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这西被带到城市生活的孩子身高高于同乡的孩子。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宝宝的后期喂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宝宝身高的生长空间。
其实身高增长的本质往细了划分主要取决于两个部分,第一个是生长激素,另外一个就是骨骼的发育,所以想让孩子长得更高,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所作用。
1、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自身来生产的,也就是腺垂体,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促进人体各部分组织的合成,进而刺激骨骼的增长,也是长高的核心所在。
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原因非常多,但其中也是很多可控的因素,其中最大、最有效的可控部分是睡眠和运动。
所以,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孩子的睡眠,即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通常情况下孩子在睡眠的状态下生长激素是分泌是最快的时候,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2点之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段,在这个时间段要保证孩子的睡眠状态是深度睡眠的状态。
小宝宝的运动情况可以从练习抬头开始,而后就是爬、站、走等,总之大运动不能落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更换孩子的运动方式,增加运动的难度,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爱运动的意识。
因为运动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给我们长骨两端的骨骺带去更多的营养,促进骨细胞的分裂增生,使长骨长长。同时运动也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据研究,经常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平均身高高3~6厘米。
2、骨骼发育
长高是骨细胞分裂增生的结果,而骨骼主要由骨胶原纤维(蛋白质)和矿物质(主要是钙)组成,所以在骨骼生长过程中,需要配合大量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就像庄稼长高需要施肥一样,只有摄入充足的营养,给予足够多骨骼生长需要的“原材料”,才能长得更高长得更快。因此要孩子长更高,要特别注重日常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磷、镁、VD等有利骨骼发育的食物,均衡丰富的营养同样是生长激素正常分泌的基础。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觉得比较泛泛,我就具体总结下要吃什么,日常把这几大类食物吃足够了,一定对长高有很大的助益。
一、牛奶
根据相关的数据情况,曾经被公认的较矮的日本人,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平均身高就超过中国人了,这主要归功于日本人对饮食营养的注重,其中奶是最功不可没的。
因为他们长期实行“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策略,非常重视儿童喝牛奶,并强制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喝一杯奶。美国人身材高大同样和大量喝奶有关,对于2岁以上儿童,《美国膳食指南》建议奶量不高于毫升,而国内建议是不少于毫升,可见两国的奶量基础差距甚大。
因为牛奶是钙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平均毫升牛奶含钙毫克。而一岁以后每天需要的钙在毫克以上,奶喝不够很难达到这个量,喝配方奶也要选择含钙高的,如果不够需要服用补充剂。
牛奶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平均克含3克,一天喝毫升奶就能提供15克蛋白质,再加上鱼肉蛋里的蛋白质,就能很好促进骨骼增长。奶除了牛奶,还可以选择酸奶,其对骨骼发育的意义与牛奶相当。
二、维生素D
单独把维生素d提出来也是因为它对骨骼发育意义非凡,vd能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小儿佝偻病就是因为缺乏vd而不是钙,补充足够的vd才能有效促进骨骼生长。
Vd可以通过日照获取,但是日照到底能吸收多少不得而知,而且晒太阳本身对皮肤有一定伤害。
为了确保孩子不会缺乏,从出生起就需要额外补充,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每天补充~IU至青春期。
三、鱼、肉、蛋类
鱼肉、禽畜肉和蛋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每克含13~20克蛋白质,尤其是深海鱼类和鸡蛋,其蛋白非常好吸收,蛋白质是合成骨骼的重要成分,是骨骼增长必须保证足够摄入的营养元素。
每天需要吃多少才够呢?
1~3岁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35~40克左右,越大需求越多,要达到这个量除了足够的奶量,还需要每天鸡蛋1~2个,鱼和肉类50~75克,其中鱼最好每周有2~3次。
四、深黄绿色蔬菜
深黄绿色蔬菜富含多种有益骨骼发育的矿物质,比如钙、磷、铁、钾,尤其钙,虽然吸收率不如牛奶,但含量更高,比如芥菜和红苋菜,克芥菜含钙毫克,克红苋菜含钙毫克,可以说是很高了。
而且绿叶菜中的维生素K可以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要注意的是某些蔬菜含草酸、植酸类比较高,会影响钙吸收,所以烹饪前要先焯水。
常吃深黄绿色蔬菜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强壮骨骼,那需要吃多少呢,1~3岁孩子每天蔬菜类需要~克,其中深黄绿色蔬菜应占一半,不同种类搭配着吃。
为了让孩子长更高,一定要他(她)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所以,说到底,想让宝宝长更高,就要各大类食物均衡去吃,吃够量,不偏食挑食,更不要用营养价值很低的加工零食代替营养丰富的天然食物,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都说一年当中5~10月份长的最快,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期间孩子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增加、消耗加大同时摄入也就更多,而且维生素D合成也更多,都是有利增高的因素,所以大家“觉得”长高有季节性是真实存在的。最后想说没有天生发育不良的孩子,只有后天不合理的喂养,长高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靠的就是日常一点一滴的用心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