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五孩子的错误目标,报复和自暴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本期主播

心理咨询师马倩倩

心灵成长共读.

TheGrowthOfMind

与心理咨询师一起“感受心理、洞察心灵”

「孩子:挑战」

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著甄颖译

大家好,我是圣安米悦心理咨询师马倩倩,这周由我与大家一起开启心灵成长共读——“感受心理、洞察心灵”

这周我要与大家分享的书,叫做《孩子:挑战》,这一节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孩子的错误目标——报复和自暴自弃。

当父母和孩子逐渐在权力之争中,越陷越深都想征服对方,就有可能发展出强烈的报复行为,内心沮丧的孩子可能会开始认为只有报复才是体现自己有意义和有价值感的唯一途径。

现在,他确定自己不被喜欢,也没有足够的权利,那么他的价值感要通过伤害他人来体现,这是为了补偿自己受伤的感情,他的错误目标就是反击和报复。一个被认定为是坏孩子的角色,很少得到鼓励,而他们恰恰是最需要鼓励的,他需要被真正理解和接纳,帮助他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彻底气馁的孩子会完全放弃自己表现为自暴自弃。他觉得无论做什么,有用的事儿、没用的事儿,他都没有成功的机会,他觉得非常无助,进而利用这个无助夸大自己的弱点,有时甚至是夸大自己想象出的弱点,目的是避免去做那些他预料自己会失败的事情,否则会更难堪。看起来笨手笨脚的孩子通常是个很气馁的孩子。他是在用愚蠢回避努力,仿佛在说:“如果我做事情,你就会发现我多么没用,所以别理我。”这样的孩子不会要求家人为他们做任何事,只有放弃。每当妈妈说“我放弃了,让他做什么都不可能。”这时就可以确认,这正是孩子希望妈妈产生的感受,孩子就像在对妈妈说:“放弃我吧,妈妈!没有用的,我就是没用又没指望,就由我去吧!”孩子对自己这样的错误观念,来源于一系列挫败的经历,事实上所有的孩子都有价值。

明白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标,我们就有了行动的心理基础。如果我们移除孩子行为导致的结果,就会发现他们这些行为变得毫无用处。当孩子不能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他们就会重新考虑选择新的行为方式。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父母也要牢记在心,我们只能努力激励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有时尽管我们做得很对,也未必会成功,通常是孩子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在家以外孩子受到伙伴们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改善他行为的努力貌似无效,那我们必须牢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我们不能担负为孩子做决定的责任,这个责任和权利是孩子的,这也是平等理念的一部分。生活只有当下的时刻,如果我们在当下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迈进。

感谢大家收听,明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避免冲动,采取孩子预设以外的行动。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倩倩,我们下节见。

「往期推荐」

青少年问题二:亲子关系,为何越爱越焦虑?

青少年问题三:当孩子开始厌学,家长需要反思这些问题

马倩倩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累积咨询时长多小时。聚焦婚恋困扰、关系处理、个人提升、神经症性咨询和治疗。擅长婚恋家庭方面,夫妻关系、婚姻修复与挽回、亲子关系、恋爱技巧,情绪困扰方面,心境改善、个人成长与提升。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ss/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