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那篇《3-8岁孩子想学识字,这篇分享让你不走弯路》,跟大家分享和点评了三款识字相关的APP和课程的优缺点。后台好多朋友问,既然通过APP识字并不是必须,也不是最好的方法,那生活中该怎么引导?这个内容三年多前写过,很多新读者没看过,所以补充修改后今天重发。
文:六妈罗罗
六六中班的时候,有次体检视力的数据不好,然后那个寒假,为保护她的视力,我们给她戒掉了手机、IPAD和电视。但因为孩子总要玩要娱乐嘛,于是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带着她玩同时识字的方法,二十多天认了三百多字。最初拿识字APP给她做巩固时效果还不错,之后家长偷懒让六六通过APP自己学,她看起来兴致勃勃的,可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时间花不少,但兴趣都在游戏上,字放到书里还是不认识。后来,还是靠字卡和识字书让识字量达到千字左右。
今天分享的,基本都是在六六身上有效的方法,重发时在年旧文上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可能会有些长,我尽量只说重点,但应该里面各种知识点,是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的。
什么时候学识字更好0-4岁是孩子着重发展感知、情绪、情感的时期,不宜过早刻意教孩子识字。如果我们在孩子早期过于看重、发展他的认知、逻辑能力,就会限制情绪、情感方面的发展。当然如果孩子主动表现出对于文字的兴趣,也是可以教的,没必要刻意限制,只要知道识字不是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别占据太多发展动作,交流,情绪的时间就可以。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没有主动表现出需求,大人不必硬要教。昨天发文后好多家长问两三岁的孩子要不要用四五快读识字,那书真的蛮枯燥,别那么小就把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破坏了。有些专家观点说学龄前没必要学识字,零基础入小学没问题。但我个人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入学前开始还是有必要的。首先,现在小学的学习节奏,真的比我们小时候要快,学前0基础,进入小学后,一旦老师讲的快,孩子跟上学校节奏就会比较吃力了。其次,阅读速度是可以锻炼的,现在七岁才上小学,上小学前的一两年,是进行大量泛读最好的时光(上学后进行各科系统学习,自由阅读时间会被极大压缩)。早一些识字,可以在学龄前开始自主阅读,提升学习兴趣和读书热情,所以,我认为四五岁开始花一部分精力引导孩子识字是有必要的。识字方法最大的坑:看图识字这种设计土土的看图识字挂图是老人最爱有木有。六六很小才满地爬的时候,六姥姥就跑书店买了好多这种挂图,没事就抱着六六站门后指着念,感觉六六学会了,还专门叫我过去看表演。but,直到四岁多的那个寒假,当我写出几个门后就有的字给六六认的时候,她根本不会!看着挂图就又会念了,原来她认的不是字,是图!小孩子对色彩很敏感,面对看图识字的时候,往往注意并记住的是卡上彩色的图片,而不是旁边的文字。反正小时候带孩子认识世界嘛,不以认字为目的,只是想多认识这些东西,多看图片也没问题。如果以识字为目标了,请不要选择图文并茂的字卡,很花哨的识字书,一定要用白纸黑字、不带彩色图案的无图识字卡来学习。最推荐的识字工具:无图识字卡这是我刚从淘宝随便搜的图,差不多这个意思吧。我家的无图识字卡是六姥姥从新华书店买的,很小一套,只有几十个字。认完那几十个字之后,我们用的就是自制识字卡了。当时一个寒假,我写了两百多张这种卡片。生活中用到的字和词会马上写出来,晚上带她读绘本时,发现不认识的字也会当时圈出来,第二天写成卡片,这种自制卡片的好处是非常容易和游戏结合,在玩中学,而且绘本中的字第二天强化记住后,晚上再读书发现都会了,也能强化成就感。就靠着这些卡片,寒假二十多天,六六认了几百个字。孩子在最初认识汉字后,真正的认牢固,是通过一次次复习实现的。而在游戏中,可以轻松实现玩中学的目标(孩子轻松家长是轻松不了的,要一直陪玩)。分享一些复习汉字的小游戏:01.要做什么事,必须先把事情对应的汉字找出来。比如六六想吃葡萄,她要从一堆汉字卡片中找出“吃”“葡萄”才可以,想吃饭的时候,要找出“吃”“饭”,日常行为比如“尿尿”“大便”“开门”“出去”“玩”“游戏”诸如此类,她得用字卡表达我才配合。而她也乐此不疲,一会儿吃“葡萄”,一会儿吃“桃子”,一会儿吃“西瓜”的。02.藏宝藏把卡片当成宝藏两个人分一下,玩你藏我找。我们藏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藏的真的很难找,要故意的露出一个小角,孩子找到的时候就很兴奋,大声念出来的时候也会很开心。孩子藏我们找的时候,可以故意念错,如果孩子纠正,证明孩子确实记得很清楚,如果没纠正,就找借口说自己也忘了,找第三方给你们上课。我家这游戏,一玩能很久。03.归类游戏从字卡中有意识的挑出集中同类的汉字,比如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和眼、鼻、耳、口等表示身体部位的放一起,之后让孩子找“哪些字是水果呀”“哪些字是我们身上有的呀”,这样既复习了汉字,也训练了孩子归类的能力。04.多出了谁?家长手中拿2到3张字卡,让孩子认识并记着后,让她闭上眼睛,家长再添一张后,让孩子睁开眼睛,问多出了谁。在认字的过程中,也锻炼记忆力和反应。05.表演节目吧复习有动作的字时,比如走,哭,笑,跑,跳等,用动作或表情,找出相应的字卡,或家长出示字卡,让孩子做动作。这种亲子互动的游戏,孩子是非常有热情的。06.见字认字利用孩子上学、放学、逛街等走在路上的时间,一一指着路上的路名,店名等边走边学;或者在报纸上、包装袋上见到孩子认识的字,就引导着她来认读。这样的复习很随机,但也是识字量非常大的,而且孩子会有一种在认识世界的成就感,一般不会感到厌倦。六六到处认字成习惯,惊蛰的时候我去幼儿园接她,门口是日历,她问我那是惊什么呀?我说惊蛰,然后她就一路惊蛰惊蛰惊蛰地从家长面前走了过去。这种玩中学的方法特别多,根据孩子不同特点,借鉴一些别人经验,都是可以随意发挥的。咱读者朋友还发给我一个她家特别好用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分享各种自己认可的好方法~~识字进阶工具:识字书现在孩子的绘本很多,如果从小读书特别多的话,识字书可能也不是必须的。咱以前采访过家长的那个小学霸《这位妈妈做到了这4点,让孩子从普娃成长为小学霸》,从2岁开始家长带着阅读,每天三四个小时亲子阅读时间,三岁多就认识很多字可以独立看一些书了。但说真的,那种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可能大多数家长都做不到,反正我们家差的十万八千里,所以六六的识字也是上学前突击的,当时选用的是《四五快读》。普通的绘本和故事书,在孩子最初掌握词汇量很少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那样会多少影响孩子独立阅读的热情。但四五快读里的读句子部分,都是根据前面学过的字而设置的,六六一页页的读,字都认识,能够让她形成自己能独立阅读的错觉,对看书有更多的热情和信心。几年前,这样的识字书还很少,但这几年已经比较多了。像识字APP,好多都会配自己的分级阅读书,虽然水准很参差;有像《小羊上山》《一亩宝盒》这样专门的分级阅读书;还有跟四五快读差不多功能的《学前快读字》等。之前我只系统研究了APP,识字书还没太仔细看,也就《一亩宝盒》一级里有几本很简单的,当绘本给小七看了,也没专门去识字。识字书的功课,我也得像APP测评那样找读者家适龄的孩子一起参与体验看效果,等做完功课再和大家分享吧。可以拿来辅助识字的工作:相关APP和课程如果家长有时间,自己带孩子玩中学和阅读中学当然是最好的方式,但如果家长实在时间有限,用APP来辅助也是可以的,《3-8岁孩子想学识字,这篇分享让你不走弯路》提到的三个,根据孩子不同程度,不同阶段,选到合适自己的,应该还是有积极效果的。但即使那三个产品,家长也不能完全撒手。昨天看到一个职场妈妈的分享,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昨天还有一些评论,是妈妈们在分享自己的方法,我觉得挺有价值的:像会背的古诗,让孩子在对应到字上,如果会背的诗多,真的是巨大的识字量。我自己小时候都这么学的,但小时候没怎么让六六背诗,这个方法就没用上。咱公号好多孩子古诗词的储备量非常大了,让他们和汉字对应起来,轻松几百字。大家在孩子的启蒙上,有好的方法,好的工具,多多分享哦~~连着两天发识字相关的内容,是因为我自己就是早识字的受益者。三岁多上幼儿园开始,六姥姥一天一首古诗让我背,早上送去的路上教,晚上接回家检查,不到五岁,就会背了唐诗三百首,后来对着唐诗书把这些字先认识了,就可以读一些简单的书。五岁多上小学,学完拼音后查着字典,基本家里几个书架的所有书都能读了。而我的阅读速度,就是在小时候开始的大量阅读中锻炼出来的。创业这几年,我发现看书速度快,可以高效的学习,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能力。六爸好几次在一起看书时很郁闷,觉得他看一本书的时间,我可能五到八本都看完了,还能总结出来。以前我以为阅读能力是每个人都一样,天生的,所以在六六的早期启蒙上,六爸支持放养着玩,我就随他们了。可养过六六我才知道,绝大多数能力,都来源于刻意练习。小时候缺乏的锻炼,要跟上现在的学习节奏,要适应之后更高强度的学习,现在就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补。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六六数学考了分,但我和小周老师都很担心,怕她阅读速度慢,四年级题量太大做不完。三年级的寒假,六六一直在补小时候缺的阅读能力。希望六六的云弟弟妹妹们,在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识字和阅读的重要性,把学龄前大把的时光用好,快乐地把知识学到。ReadMore请不要做善意的“杀人”者,这种病真不是矫情小学数学教辅分享孩子时间有限,如何选合适自己的练习册孩子入学后,应该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却被很多家长忽视了育儿干货I好物分享I诚意满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