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75集全(视频)
?艾灸常用种症状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
?中老年养身保健手册
艾灸和热水袋差不多吗?
很多女性朋友痛经的时候,会捂着热水袋,或喝点热水,这样的确能缓解好多。也有很多人膝关节疼的时候,捂一个热水袋在膝盖上,疼痛也会好转。
因此,不少朋友认为艾灸和捂热水袋原理相同,都是热效应,那为什么还要用艾灸?艾灸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是怎么起到了药效的作用呢?
从热力刺激的原理上来说,捂热水袋,也确实和艾灸一样。受寒后敷热水袋确实有很好的保暖祛寒邪的作用,而且干净便捷环保。
但是,热水袋与艾灸,还是没法比较的,因为艾灸的功效实在是太多了!
先不说别的,热水袋能让你有经络走串感吗?
而艾灸在燃烧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辐射能谱,能高效率地刺激穴位,受灸的人会有酸、麻、热、痛、针刺、气息走串等多种体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灸感。
再说,热水袋哪会有中药渗透?
艾灸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中医治病养生的方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艾灸通过对人体穴位施灸,产生温热刺激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艾灸具有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的功效,配合辩证取穴,可以防治很多疾病。
艾灸能起效,艾草的植物药性起了很大作用。
用艾草来作为灸材,绝不单纯是一种物理作用,其中还有药理作用等各种其他作用包括在内。
有人曾做过多种比较,如烟叶、桑叶、木炭、硫磺以及电热等等,皆不能与艾热相比。艾热是温和舒适,刚柔相济。而其余不是干燥刚劲,就是涩滞无力。
药典记载:艾叶性味苦,微温,无毒。归肝、脾、肾经,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而且燃点低,释放热量大(热量大于其他材料如烟草、纸、香等),燃烧时间长(不起明火,主要是慢速燃烧发热,等特性)。因此最终被选为灸疗的最佳药草。
另外,古书中也有不少关于艾的记载:
《庄子》载:“越人熏之以艾。”
《艾赋》中谓:“奇艾急病,靡身挺烟。”
《名医别录》记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
艾灸走三阴、窜十二经,其实就是发挥的艾草具有自行寻找病灶的这个功效。在这个功效中,艾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艾灸时挥发的艾精油蒸腾到皮肤穴位,和艾火的热力合二为一,共同作用于灸点,所以真正的艾灸是热敷不能比拟的。
而且,研究发现,艾条燃烧时会散发一种类似红外线的辐射波可激励人体穴位,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提高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免疫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这绝对是热水袋没有的功效。
艾灸结束,效果还在继续!
真正坚持做艾灸的人都知道艾灸时,体内会出现不同的感觉,也就是我们说的灸感。
当艾条接触皮肤后,根据时间的长短及体质、病症的差异会产生以下三种不同热的传导效应。
1
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的感觉;
2
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感觉;
3
传热
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
?感觉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这些灸感,有些在您艾灸的过程中就能立刻感受到,有些虽然灸的过程中乃至结束,都没有任何反映,但是在夜晚睡觉或者灸后的一段时期内,能够表现出来。
这个就是因为艾灸在施灸后,虽然艾火熄灭,但是辐射波已经被经络吸收、传导,促使体内新陈代谢循环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这些功效,是热水袋做不到的。
艾灸虽然结束,但效果还在继续。热水袋凉了以后,剩下的只是一袋凉开水,艾条灭了以后,你的机体细胞却获得了新生。
注意事项
艾灸的热力是一种非常强的能量,有时会难以驾驭。所以我们对施灸完的朋友提出以下几大注意要点:
灸后24小时内:
?禁止灸后熬夜;
?禁止灸后生气吵架;
?禁止灸后吃辛辣、尽量不要喝酒吃肉等;
?灸后多喝温开水,保持有规律的生活等。
好文章值得您转发朋友圈并点赞!您有任何养生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文末给我们留言,我们的专家老师会及时给您答复!
精选五个叶子蕲艾产品购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