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使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年我国27省市3岁以内儿童佝偻病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佝偻病发病率为20.3%,在幼儿特别是低龄幼儿中仍广泛流行,人工喂养小儿佝偻病发病率高于混合喂养和母乳喂养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1围产期维生素D不足母亲妊娠期尤其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可使婴儿体内维生素D储存不足。
2日照不足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窗、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大城市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均可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此外,气候的影响如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亦可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3摄入不足天然食物及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日光照射不足或未添加鱼肝油易患佝偻病。
4需求增加骨骼生长速度与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成正比。早产、双胎、多胎婴儿体内维生素D贮存不足,生后生长发育快,如不及时补充易发生佝偻病。婴儿早期生长速度较快,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也易发生佝偻病。
5疾病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利用,如婴儿肝炎综合征、脂肪泻、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3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刺激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健康指导
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①围产期:鼓励孕母多进行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孕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IU/d,有益于胎儿贮存维生素D以满足出生后的需要。②婴幼儿期:预防的关键在于日光照射和适当补充维生素D。婴儿出生1个月后可逐渐户外活动,每天1~2小时,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避开正午时间,避免日光直射,以免皮肤损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IU/d,连用3个月后改为~IU/d)。足月儿生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IU/d,可以根据北方或南方、冬季或夏季等不同情况选择IU/d或IU/d。夏季阳光充足、户外活动多,可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
2
营养指导
合理喂养,平衡膳食,改变偏食等不良习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儿童每天钙摄入量为0~6个月mg,7~12个月mg,1~3岁mg,4~6岁mg,7~10岁mg,11~13岁1mg,14~18岁mg。推荐孕妇每天钙摄入量为mg。《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儿童维生素D的可耐受最大摄入量为:0~3岁20μg/d,4~6岁30μg/d,7~10岁45μg/d,11~18岁50μg/d。
3
用药指导
指导维生素D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掌握剂量和时间,注意观察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
4
防治疾病
对患儿家长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知识。做好生长发育监测,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和早期治疗小儿常见病,反复发生腹泻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肝肾疾病可出现维生素D活化障碍,应及早治疗。
更多精彩,请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白癜风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