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新生儿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一天有16-20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掌握一些关于新生儿睡眠的知识,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每对父母都是很重要的。
什么样的睡姿比较合适
新生儿出生时,睡觉仍保持着胎内的姿势,为了帮助宝宝排出分娩过程中从产道咽进的水和黏液,出生后24小时内应采取侧卧位,并定时给宝宝翻身,原来的侧卧位改为另一侧卧位。喂完奶将宝宝放回床上时,则应采取右侧卧位,以减少呕吐。侧卧时,应注意不要将宝宝的耳廓压向前方,以免引起耳廓变形。
新生儿的头大、脊柱直,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不会造成“落枕”等意外,所以不必枕枕头。如果担心宝宝吐奶,可以适当垫高宝宝的上半身,15度为宜。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1.新生儿房间的室温应保持在18-22℃,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则应注意通风和降温。如果使用电风扇,应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风;如果使用空调,则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开启,制冷温度也不应低于26℃,湿度应保持在50%-60%,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加湿器。
2.保持房间内阳光充足,但要避免强光直射宝宝面部。居室门窗宜加纱门、纱窗和窗帘,以避免蚊蝇侵扰。
3.宝宝夜间入睡时不宜通宵开灯,这样不但不利于宝宝的健康,还妨碍宝宝建立正常的昼夜节律,为宝宝形成白天清醒、夜间睡觉的生活习惯制造障碍。
4.如果有条件,宝宝应单独睡在属于自己的小床上。即使和父母一起睡,也不应和大人睡一个被窝,更不要让宝宝含着妈妈的乳头睡觉。
宝宝睡得少怎么办?
宝宝之间睡眠的差异是很大的:有的宝宝一次能睡几个小时,有的宝宝却只睡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有的宝宝一天能睡20个小时,有的宝宝只要睡10-12个小时就足够了。其实,如果宝宝每天精神很好,吃奶量不减,体重增长也正常,即使睡眠时间不能达到一般标准也没用问题,父母不必担心。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么办?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完全是调节不当的原因:如果白天让孩子尽情地睡,到晚上宝宝就会十分精神,不想睡觉了。想预防和纠正“黑白颠倒”的睡眠,应该从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入手。
白天尽量让宝宝保持清醒
早上8点左右,宝宝吃完奶后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睡眠。这时应该多和宝宝说说话,帮宝宝做做操,或把宝宝抱起来看看四周,尽量延迟他的睡眠时间。下午睡午觉醒来时,可以逗宝宝多玩一会儿,尽量多让宝宝保持清醒。
培养孩子晚上入睡的习惯
到了晚上,应该把灯关掉,除了抚慰宝宝因为饿、尿、便、病、环境不舒服的情况引起的啼哭外,尽量不要跟宝宝说话,还可以轻轻地抚摸孩子,帮助宝宝入睡。
白天房间内不要太安静
在白天时应该把房间的光线调得明亮一些,还可以放些轻柔的音乐,不必使房间太安静,这样有助于帮宝宝保持清醒。否则,宝宝在白天昏昏欲睡,到晚上就开始精神了。
宝宝睡不安稳,要抱着睡怎么办?
某些疾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最常见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岁以内的宝宝,尤其是6个月内的宝宝,患佝偻病时往往不容易入睡,入睡后会突然惊醒,大哭不止,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当请医生进行诊治。
新生的宝宝在子宫内有羊水的保护,子宫的空间属于环抱的形状,出生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缺乏安全感,睡觉时总容易惊醒。在排除了佝偻病的影响后,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适当地抱一抱,陪一陪,宝宝需要妈妈的抚摸、搂抱等触觉感受,特别是新生儿,这样能帮助宝贝安静下来,加强睡意,也可防止新生儿出现惊跳反射。但不要让宝宝养成抱着睡、陪着睡的习惯。
如果宝宝已经形成抱着睡或陪着睡的习惯,一定要坚持把这个习惯纠正过来。比如,宝宝睡觉时尽量不要抱他,这样做宝宝会不习惯,会哭闹,但如果妈妈坚持不抱,也许第一天宝宝会哭20~30分钟,第二天只哭10分钟,第三天也许根本就不哭了,逐渐就能改掉抱着睡的习惯。
随手转发,让我们一起关爱妈妈健康,呵护宝宝成长。更多母婴护理知识请咨询专业母婴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