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每日一练2018护士护师主管副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考点复习:执业护士/初级护师/主管护师

超实用!初级护师/主管护师考试复习方法

“初级护师”考试,考前必须掌握的15大重点知识!

主管护师考试知识点大汇总,高分考点就在这里了!

护考充电

护考必看高频考点

这可能是年通过考试最高效的复习方法了!

更多考试相关内容

请长按护理人服务号

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各科目习题及答案解析请向下翻看↓↓↓

每日一练——护士资格考点精练

护士倒计时:57天

1、甲亢病人不宜进食的食物是

A、高糖B、高碘C、高钾D、高磷E、高蛋白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系患者体内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由于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原料,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激素合成,首先要做到“忌碘饮食”,包括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和药物如海带、紫菜、海蟹、贻贝等(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甲亢状态下钾、钙及磷等矿物质也很容易通过腹泻排出体外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在食物选择上,要多选用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CD对);甲亢是一种高代谢状态,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患者会出现多食、易饥、消瘦等表现。与此相应,需要采取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保证充足的热能供给,改善全身营养状况(AE对)。

2、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

A、面部B、腹部C、躯干D、臀部E、四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营养不良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随后患儿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B对)、躯干(C错)、臀部(D错)、四肢(E错),最后是面部(A错)。

3、患者,女,56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排出的尿液气味可能为

A、烂苹果味B、氨臭味C、大蒜味D、苦杏仁味E、苯酚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体内丙酮过多,临床表现为呼气和尿液有烂苹果味(A对)。

4、患者,女性,65岁,因2型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出院时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指导中,不正确的是

A、避免某个部位重复注射B、不可在发炎、有瘢痕、硬结处注射C、进针后不能有回血D、上臂为首选部位E、注射区皮肤要消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腹部应是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另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也是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5毫米)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5、人类维生素D的最主要来源是

A、日光照射皮肤产生B、食入动物肝脏提供C、食入蔬菜类提供D、食入水果类提供E、食入蛋类提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日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日光照射皮肤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在北方,因寒冷季节长、日照时间短,小儿户外活动少,紫外线量明显不足,可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A对)。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错误的是

A、限制患者参与团体活动B、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C、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D、指导患者家属勿提供兴奋、刺激的消息E、理解同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情绪激动易激惹,应尽量避免各种刺激,但不应该因此限制患者参加团体活动(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可以告知他们疾病相关的症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可以增进护患关系,帮助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有利于治疗护理的开展(B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紧张焦虑,多言好动,故护士可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C对);患者情绪激动易激惹,故应指导家属勿提供兴奋、刺激的消息(D对);要理解同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E对)。

患者,男,36岁,患糖尿病10年。昨天因高热,咳嗽,咳黄痰,突然感到极度口渴、厌食、恶心、呼吸加速,呼气有烂苹果味,晚上出现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随即意识不清,医院。

7、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A、低血糖反应B、酮症酸中毒C、乳酸性酸中毒D、急性脑血管意外E、低血容量性休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感到极度口渴、厌食、恶心、呼吸加速,呼气有烂苹果味”和“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随即意识不清”可知,患者已经出现了酮症酸中毒(B对)。

患者,男,36岁,患糖尿病10年。昨天因高热,咳嗽,咳黄痰,突然感到极度口渴、厌食、恶心、呼吸加速,呼气有烂苹果味,晚上出现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随即意识不清,医院。

8、应首先给予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

A、静脉补充生理盐水B、静脉应用呼吸兴奋剂C、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D、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E、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当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应首先补充生理盐水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从而纠正脱水,紧接着再考虑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A对DE错)。

9、患者,女,22岁。因甲亢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声音轻微嘶哑,表现焦虑。为了减轻不适感,正确的健康教育是告知患者

A、轻微嘶哑是暂时的B、减少饮水量C、热敷局部D、平卧位E、及早练习发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甲亢手术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的症状就是声音嘶哑,一般的轻微单侧损伤是可以恢复的,故护士应教育患者轻微的嘶哑只是暂时的,可自行恢复,不必特殊处理(A对)。

10、某甲亢患者,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给予碘剂口服。在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时,对服用碘剂的正确解释是

A、减少甲状腺充血B、抑制甲状腺素分泌C、抑制甲状腺素合成D、增加甲状腺球蛋白分解E、防止缺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碘剂能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腺球蛋白的分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还能减少甲状腺血流量(A对),使腺体充血减少,从而变小变硬,有利于手术进行。

每日一练——初级护师考点精练

护师倒计时:79天

1、患儿,1岁半,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0”型腿,化验血钙、磷均低。应考虑为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先天性佝偻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四期。佝偻病活动期(激期)表现为骨骼改变,可出现方颅、鸡胸等,与题干相符(B对);初期多见于3月内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A错);恢复期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C错);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剩不同程度骨骼畸形(D错);先天性佝偻病又称为胎儿期佝偻病,即患儿佝偻病在胎儿期已发生,孩子出生后一周X线示长骨可见典型佝偻病表现,也可见骨膜反应(E错)。

2、早产儿,日龄2天。出生时有窒息,现拒乳,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发绀,T37.2℃,肺部呼吸音粗。该患儿最可能是

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肺炎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D、新生儿颅内出血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三凹症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分析题干,患儿早产儿,且出生时有窒息,现出现呼吸窘迫、发绀,呼吸音粗,符合新生儿透明膜病特点,应考虑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C对);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对于新生儿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休克及其它胃肠道症状或合并肺炎应首先怀疑新生儿败血症(A错);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亦可不发热而咳喘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者(B错);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由于产伤及缺氧造成的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有关,主要表现在神智、呼吸、颅内压增高、凝视、肌张力等改变(D错);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具有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E错)。

3、有关鹅口疮的治疗,错误的是

A、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B、积极治疗原发病C、局部涂龙胆紫D、加大抗生素剂量E、局部涂制霉菌素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另外本病为真菌感染性疾病,需通过检验方能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不能一味加大抗生素的剂量,反倒易引起菌群失调(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由真菌传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治疗主要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AE对);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受原发病侵袭时就会引发感染,因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B对);龙胆紫溶液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且无刺激性及毒性,可用于表浅创面、糜烂、溃疡及皮肤感染(C对)。

4、患儿,男,2岁。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传导广泛,P2亢进,周围血管征阳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动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狭窄D、房间隔缺损E、法洛四联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临床症状如下,导管粗大者在婴幼儿期可见咳嗽、气急、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发育落后等症状;可于患儿胸骨左缘第2肋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且占据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常伴有震颤,杂音向左锁骨下、颈部和背部传导。本题患儿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左锁骨下方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且伴有震颤,符合动脉导管未闭表现(A对);室间隔缺损由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良所致,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与缺损的大小和心室间压差有关,体格检查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B错);肺动脉狭窄可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震颤并可向胸骨上窝及胸骨左缘下部传导(C错);房间隔缺损是由于原始心房间隔发育、融合、吸收等异常导致,可闻及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杂音(D错);法洛四联症是由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组成,临床表现以青紫、蹲踞、杵状指及阵发性缺氧发作为主要症状,可于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Ⅱ-Ⅲ级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错)。

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的原则是

A、迅速复温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逐步复温E、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快速复温会导致耗氧量增加,易发生脑缺氧、抽搐,因此需逐步复温,一般在12~24h内使体温恢复正常(D对ABCE错)。

6、小儿肥胖症减轻体重的重要手段是

A、少量多餐B、运动疗法C、心理治疗D、药物治疗E、高蛋白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小儿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加上多食的因素,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容易形成肥胖,肥胖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活动,愈不活动则愈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肥胖症的小儿,减轻体重主要还是要依靠运动疗法,其它治疗方案是否起效依赖于此种方法是否有效执行(B对ACDE错)。

7、患者,男,32岁。于午饭后突然发热38.3℃,腹痛。随即排便,大便呈脓样,有里急后重,诊断为菌痢。大便化验结果可用于确诊本病的是

A、红细胞满视野B、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C、柏油样D、米泔水样E、鲜血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粪便检查时典型的菌痢患者粪便中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无臭味,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培养可检出致病菌(A对);大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应怀疑细菌性感染,但并不能确诊就是细菌性痢疾,不具有特异性,也可能是肠炎等(B错);柏油样便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C错);米泔水样便多见于霍乱(D错);鲜血便可见于痔疮破裂出血、直肠癌等(E错)。

8、患儿,4岁。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服利福平治疗1个月后出现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巩膜稍黄染。此时应

A、输新鲜全血B、加用利尿药物C、加用升白细胞药物D、利福平的正常治疗反应,不必处理E、加用保肝药物,并改用其他抗结核药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麻风分枝杆菌等)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是肺结核的常用药物,但该种药物长期服用可致肝功能不全,因此需有明确指征情况下方可慎用,治疗开始前、治疗中严密观察肝功能变化,肝损害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并改用其它抗结核药物(E对ABCD错)。

A.新生儿肝炎B.母乳性黄疸C.先天性胆道畸形D.新生儿溶血病E.新生儿败血症

9、生后1~3周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大便呈陶土色,肝脏增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患儿出生后无明显原因导致黄疸出现,且黄疸情况符合阻塞性黄疸,而阻塞性黄疸多是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2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C对);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所致,多由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大便由黄转为淡黄,本题干中患儿大便陶土色,不符(A错);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一般不需治疗停喂母乳3天后,黄疸可明显减轻(B错);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其黄疸在出生24小时内可出现并迅速加重,并伴有贫血及肝脾肿大症状(D错);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诊断依靠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E错)。

A.新生儿肝炎B.母乳性黄疸C.先天性胆道畸形D.新生儿溶血病E.新生儿败血症

10、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其黄疸在出生24小时内可出现并迅速加重,并伴有贫血及肝脾肿大症状;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符合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的特点(D对);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所致,多由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大便由黄转为淡黄,且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A错);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月内仍有黄疸,一般不需治疗停喂母乳3天后,黄疸可明显减轻,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B错);先天性胆道畸形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2周出现黄疸,逐渐加重,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C错);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诊断依靠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黄疸特点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出现不退或退而复现,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E错)。

每日一练——主管护师考点精练

主管护师倒计时:79天

1、溃疡型肠结核X线钡影呈

A、肠管狭窄B、肠管收缩畸形C、肠管充盈缺损D、跳跃现象E、黏膜皱襞紊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溃疡型肠结核钡剂在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D对);增生型肠结核可见肠段增生性狭窄、收缩与变形,钡剂充盈缺损及肠壁僵硬等,并发肠梗阻时只宜做钡剂灌肠检查。(D对)

2、下列哪种胃炎最常见

A、急性单纯性胃炎B、糜烂性胃炎C、化脓性胃炎D、腐蚀性胃炎E、慢性胃体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按临床发病的急缓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最常见的是慢性胃炎。(E对)

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常见的护理诊断是

A、体液不足B、皮肤完整性受损C、焦虑D、腹泻E、有感染的危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溃疡型结肠炎消化系统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与腹痛。腹泻为本病最主要的症状(D对),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每日10余次,粪便呈黏液、脓血便甚至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感觉。(D对)

4、紧急胃镜检查应在上消化道出血后

A、24小时B、24~48小时C、48~72小时D、72小时E、出血停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纤维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24~48小时内进行(B对),可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变程度并可采取镜下直视止血。(B对)

5、关于肝性脑病,正确的是

A、1期脑电图轻度异常B、2期Babinski征阳性C、3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4期有扑翼样震颤E、0期患者出现精神症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肝性脑病分为5期:0期(潜伏期)又称轻微肝性脑病,无行为、性格的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只有心理测试或智力测试时有轻微异常(E错);1期(前驱期)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典型的病人可有扑翼(击)样震颤,脑电图多正常(A错);2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要表现。巴宾斯基征阳性(B对);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体检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脑电图异常(C错);4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病人的扑翼样震颤已无法引出(D错)(B对)

6、有关肝动脉插管化疗的患者护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格无菌操作B、若出现发热,应使用抗菌药物C、注药后用肝素液冲洗导管D、定期局部换药E、剧烈腹痛时应警惕其他部位动脉栓塞及胆囊坏死等并发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肝动脉插管化疗后发热与栓塞有关,少数病人于术后4~8小时体温升高,持续1周左右,应观察体温变化,中、低度发热不需特殊处理。(B错,本题选B)

7、血清转氨酶水平反映

A、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程度B、肝脏纤维化程度C、肝细胞再生程度D、肝脏解毒功能E、胆汁排泄功能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血清转氨酶水平反映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程度。(A对)

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A、前驱期B、昏迷前期C、昏睡期D、昏迷期E、昏迷后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肝性脑病分为5期:0期(潜伏期)又称轻微肝性脑病;1期(前驱期)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2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要表现;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4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不包括昏迷后期(E错,本题选E)

9、肝硬化患者出现持续性白细胞减少,与哪个选项关系最大

A、脾功能亢进B、营养吸收障碍C、上消化道出血D、肝肾综合征E、低蛋白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A对)

10、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最显著的药物是

A、丙谷胺B、阿托品C、西咪替丁D、硫化多糖E、甲氧氯普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用药分为:根除Hp治疗(栀子泵阻滞剂或胶体铋剂和两种抗菌药物联用)、抑制胃内酸度(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C对)、雷尼替丁等;质子泵阻滞剂、制酸剂)、保护黏膜药。谷丙胺属于抗酸药,此药不宜单独使用,只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辅助用药。B、D、E均不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规用药(A、B、D、E错C对)

每日一练——护理学-外科(副高/正高)考点精练

主管护师倒计时:35天

女,45岁,间歇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发热10年,加重3d入院。治疗期间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4℃,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厥冷,手足冰冷,脉搏/min,血压70/45mmHg。

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其目前应处于()

A.休克前期

B.休克代偿期

C.休克失代偿期

D.休克抑制期

E.休克终末期

答案:D

2.此时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A.快速扩充血容量

B.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C.紧急手术去除病灶

D.广谱强效抗生素的使用

E.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处理原发病灶

答案:E

3..患者目前属()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脓毒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答案:B

解析:1.休克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末梢循环发生改变时,则说明已经进入到休克抑制期,故此题答案为D。

2.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纠正休克与控制感染并重。在休克期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控制感染,控制感染的关键是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故此题答案为E。

3.间歇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考虑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如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则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可出现G–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冷休克”,故答案为B。

男,78岁,体重60kg。全胃切除术后6d,出现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流出,左上腹疼痛,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肠鸣音3~4/min。

4.首选治疗措施是()

A.急诊手术

B.全胃肠外营养液

C.要素饮食

D.普通饮食

E.输白蛋白

答案:B

5.如患者发热,体温38℃,每天应给予的热卡是()

A.kcal

B.kcal

C.kcal

D.kcal

E.kcal

答案:C

解析:1.患者考虑为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因此,需选用胃肠外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因没有腹膜炎体征不考虑急诊手术,故答案为B。

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按25~35kcal/(kg·d)计算热量,每天应给予~kcal,因患者发热38℃,需增加5%~8%的热卡,所以答案是C。

女性患者,42岁,与丈夫吵架后被发现昏迷,伴呕吐、多汗、流涎及尿失禁,发现其房间有农药瓶,名称不详。查体:双瞳孔缩小,面、眼睑、舌及四肢肌纤维颤动,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

6..在阿托品治疗过程中,根据什么情况进行阿托品减量或停用()

A.毒蕈碱样症状

B.烟碱样症状

C.阿托品化

D.患者神志

E.患者尿量

答案:C

7.下列哪项处理不正确()

A.脱去污染衣物

B.静脉注射速尿

C.1∶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D.硫酸钠导泻

E.静脉滴注双复磷

答案:C

8.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心电图

B.胸片

C.血气分析

D.胆碱酯酶活性

E.血糖

答案:D

解析:1.本患者有情绪问题,被别人发现昏迷而入院,房间发现农药瓶,有呕吐、多汗、流涎及尿失禁等毒蕈碱碱样症状,以及面、眼睑、舌及四肢肌纤维颤动等烟碱样症状,应考虑有机磷中毒。

2.本患者有情绪问题,被别人发现昏迷而入院,房间发现农药瓶,有呕吐、多汗、流涎及尿失禁等毒蕈碱样症状,以及面、眼睑、舌及四肢肌纤维颤动等烟碱样症状,应考虑有机磷中毒。

3.本患者有情绪问题,被别人发现昏迷而入院,房间发现农药瓶,有呕吐、多汗、流涎及尿失禁等毒蕈碱样症状,以及面、眼睑、舌及四肢肌纤维颤动等烟碱样症状,应考虑有机磷中毒。

某医院门诊在较短的时间内相继接诊了50余名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之腹泻,呈血水样,一日10余次,少数人有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除恶心、呕吐外,少数人有畏寒、发热(37.5~40℃)、乏力、脱水等现象,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宾馆就餐,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9.共同的食物最有可能的是()

A.肉类食品

B.海产品

C.凉拌菜

D.罐头食品

E.米饭

答案:B

10.处理过程中,首先应()

A.将患者的排泄物送检

B.迅速向防疫站报告,并查封可疑食物

C.了解中毒的原因和污染源

D.对剩余的可疑食品进行消毒或销毁

E.检查该宾馆食堂的卫生状况、操作规程等

答案:B

解析:1.此题是分析问题的试题,考核对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表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脐周围阵发性绞痛、血水样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而该菌主要生存于含盐的海产品和咸菜中,因此正确答案是B。肉类食品多见沙门菌,罐头食品多见肉毒杆菌,米饭多见葡萄球菌,凉拌菜的成分不详,故均不正确。

2.此题考核对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经过调查初步确定的可疑食物应首先查封,避免食物中毒的继续发生,同时向防疫部门报告。答案A、C是调查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步骤,答案D、E是处理过程中稍后采取的措施,因此正确答案是B。

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资格考试备考群,

请长按联系杨老师加入。

题库(同)

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通关无忧,戳下面阅读原文(详情加咨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怎样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补骨脂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ss/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