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家长问我最多有关维生素AD的话题就是:“石医生,都说我这孩子缺钙,怎么补啊?”“孩子是补钙好,还是补鱼肝油好?”“我家宝宝是吃维生素D好?还是吃维生素AD好?”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向家长说明。
我们平时讲的缺钙,医学上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贫血一样被列为营养缺乏性疾病,属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有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过快,利用障碍等。
==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母体、食物、皮肤光照合成。天然食物中,包括母乳,维生素D的含量都较少。皮肤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宝宝的皮肤娇嫩易晒伤。许多育儿专家都建议服用维生素AD,可以预防佝偻病。
==中外维生素AD补充的情况==
维生素D缺乏是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各国都有不同的补充方案。但是,维生素A缺乏各国有差异,对于某些发达国家,由于饮食结构、种族差异等因素,维生素A缺乏问题不突出,不需要常规补充维生素A,对于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国家,为了节省成本、便于操作,世界卫生组织给出集中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的预防建议,即每次剂量10-20万单位,每4-6个月服用一次。相对于单次大剂量的补充,每日小剂量的补充方法更安全有效。
我国婴幼儿和儿童整体维生素A摄取量偏低,在全球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所以对于中国婴幼儿来说,每日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中国婴幼儿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问题突出,应常规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制剂,推荐新生儿出生第15天开始补充,并持续补充到3周岁。
==维生素AD同补的效用==
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证食物中的钙吸收、保证骨骼生长发育的前提条件,缺乏则会导致佝偻病。而维生素A的缺乏,会引起骨组织变性,影响钙的吸收,使骨量和骨密度下降,导致婴幼儿骨骼发育迟缓,同时会影响牙齿的发育。AD同补,共同促进儿童骨钙的吸收,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A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粘膜完整性,增强上皮组织的防御能力,并可提高免疫细胞功能、促进抗体生成。维生素D对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也很重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与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维生素AD同补,协同增强婴幼儿抵抗力,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此外,维生素AD还具有预防缺铁性贫血,降低麻疹发生率,减少糖尿病、肿瘤、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影响着整个机体健康。
==非骨骼效应是最近的研究热点==
1,25(OH)2D的作用原理与经典类固醇激素相似,通过存在于细胞内的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VDR遍布小肠、胃、肾、脑、心脏、皮肤、性腺、前列腺、乳腺、甲状腺等组织中。1,25(OH)2D与VDR以及视黄酸X受体结合形成VDR,视黄酸X受体复合物,然后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如肾素生成、胰岛素生成、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释放等。目前发现多个基因受1,25(OH)2D直接或间接调控-多数专家倾向于以小于50nmol/L(20ng/ml)作为VD缺乏的判定标准。血清25(OH)D3水平低于75nmol/L(30ng/ml)为VD不足。
非骨骼效应是VD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微观研究发现,人体许多组织都存在VDR。1,25(OH)2D与这些受体结合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VD缺乏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等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
来源:儿科医生石霖
点击蓝色字体“中国儿科前沿论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