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岁
每10~1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语言理解障碍或表达障碍。大多数儿童语言障碍原因不明。及早发现并确诊语言发育迟缓或听力障碍对孩子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在该问题影响其他领域的学习前就对孩子进行治疗。
2岁的孩子除了玩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他经常分不清幻想和现实,因此你要注意你的措辞:你觉得有趣或好玩的话语,比如“你要是继续吃米粉,就会把肚子撑破”,可能会让他惶恐,因为他不知道你在开玩笑。
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
2岁的孩子肯定都有受挫折后生气、偶尔大发脾气的时候。作为父母,你应该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同时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从暴力行为或攻击性行为中转移注意力,消除怒气。下面是几点建议:
1.发现孩子情绪开始激动时,试着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更合适的活动上。
2.如果无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都是如此),首先,你要让孩子明白你了解他的感受和生气的原因:“你有点儿暴躁哦。我们现在必须离开了,你却不愿意走。”别尝试与他理论,也别对他大喊大叫或者责备、惩罚他,更不要通过满足他所有需求的方式来安抚他。其次,你要让他知道你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平静下来。在确保他安全的情况下,给他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度过这情绪风暴。慢慢地,他就会做到。
3.如果你们在公共场合,他的行为令你尴尬,你就立刻带他离开,不需要说什么或者大惊小怪。等他安静下来,你们再返回或继续之前的活动。
4.不要用体罚或责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如果你体罚孩子,他会觉得只要什么事情没有顺着他的心意,他就可以用暴力的方式来处理。
5.如果他在发脾气时打人、咬人或做出其他可能伤人的行为,你就不能再置之不理了。你可以通过关心被欺负的孩子的方式让你的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同身受并且从中受到教育。反应过度对孩子没有帮助。你应该立刻明确地告诉他不应该有这种行为,让他到旁边独自待一会儿。他不明白复杂的解释,所以你不必试着跟他讲道理。你只需要让他明白这种行为是错的,并当场给他一点儿惩罚。如果你1小时后才罚他,他是不会把惩罚和他的“罪行”联系起来的(见“发脾气”的章节)。
6.限制并监督他平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见第32章“媒体问题”)。2岁的孩子如果看了有暴力内容的电视节目,就会变得爱攻击人。
越早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针对儿童自闭症症状的干预措施就能越早施行。因此,你应该留心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初期警示信号。假如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就应与儿科医生讨论:
1.很难进行并保持眼神交流。
2.语言表达缺乏、迟缓或丧失。
3.对父母的笑脸或者其他表情缺乏回应。
4.重复某些动作(如不停拍手或摆手)。
5.很少玩角色扮演游戏,或用不正常的重复方式使用玩具。
6.很难理解他人的感受或谈论自己的感受。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孩子18~24个月大时,或者当你或儿科医生担心你的孩子可能存在发育问题时,给孩子做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筛查。
如果孩子在本阶段(2岁)有下列迹象之一,就可能表示有发育迟缓的问题,你应向儿科医生
1.经常跌倒,不会上下楼梯。
2.不停地流口水或吐字不清。
3.不会用4块以上的积木搭高塔。
4.摆弄小物品时有困难。
5.无法用短句交流。
6.不会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7.不理解简单的指令。
8.对其他孩子不感兴趣。
9.极难与父母分离。
10.回避眼神交流。
11.对玩具没有什么兴趣。
2岁的孩子通常会表达很丰富的情绪,所以你要准备好面对他从快乐到愤怒的各种情绪。不过,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非常被动、沉默、总是很伤心,或者大多数时候都有很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你就应该向儿科医生咨询。这些表现可能提示由某些潜在的心理压力或生理问题所致的抑郁症。医生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抑郁症,可能为你们推荐心理健康专家。
(2岁孩子)每天喝毫升以上的牛奶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可能使孩子缺铁。孩子最好每天饮用毫升低脂或脱脂牛奶,这样他不仅可以摄取骨骼生长所必需的钙元素,也不影响他对其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那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对2岁的孩子来说,每天服用国际单位(IU)维生素D补充剂是重要的,可以预防佝偻病。
很多父母认为长牙会导致孩子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流鼻涕、腹泻、发热和烦躁等,但长牙并不会造成上述症状。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长牙时出现的这些症状让你很担心,我们还是建议你带孩子去看医生。
一些父母认为乳牙期的龋齿无关紧要,反正乳牙早晚要掉。但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因为乳牙期的龋齿会对恒牙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会导致很多口腔问题。
要留意孩子牙齿上的棕色或白色斑点,它们是龋齿的前兆。
关于如何刷牙,你可能听过各种建议,如上下刷、前后刷或者画着圈刷。其实,朝哪个方向刷都可以,重点是彻底刷干净每一颗牙齿,从上牙到下牙、从前面的牙到后面的牙。
在6~8岁之前,孩子不会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刷牙。因此,看护者一定要监督他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帮他刷牙。
在孩子的口腔卫生问题上,除了规律刷牙以外,饮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糖对牙齿是一大威胁。有黏性的糖果的残留物在孩子嘴里长时间停留并覆盖在牙齿上的话,会对牙齿造成严重损害。确保孩子每次在吃完含糖的食物后刷牙。另外,不要允许孩子长时间用吸管喝任何含糖的饮品。
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建议,所有的孩子在1岁前都要看一次牙医并建立牙齿档案。
儿科医生和牙医都会定期给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牙齿涂一种氟保护漆以预防龋齿。如果你生活的地区的饮用水不含氟,他还会为孩子开含氟的滴剂或咀嚼片。
研究表明,在18个月大之前就进行如厕训练的孩子通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那些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大小便了。
一些孩子要到五六岁时才不再尿床。夜晚,你可以使用常规或一次性幼儿训练裤,而不要使用尿布。孩子偶尔尿床是难免的,你可以将一块塑料隔尿垫铺在床垫上以减少你的清洗工作。你还应该让孩子知道,所有孩子都会尿床,这样可以消除他的顾虑。
如果白天的如厕训练成功1年后,孩子在午睡时或夜间尿床的问题还得不到解决,那你应该向儿科医生咨询一下。但你要记住,夜间尿床在孩子6岁之前都是正常的。
当孩子身高达到90厘米时,父母就应让他停止使用婴儿床,换用普通的床。
管教幼儿的黄金定律
1.始终鼓励和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制止坏行为,但绝对不要借助于打孩子或其他体罚方式来惩罚孩子。比如说,当2岁的孩子向火炉靠近时,你应该试着用一种安全的活动分散他的注意力,而非等待危险发生。当你注意到孩子正在用正确的方式独立完成一件事时,赞许他的正确决定。表现出你对他的行为感到骄傲,会让他觉得自己很不错,他今后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就可能采用同样好的方式。
2.根据孩子的发育水平设置奖惩方式。如果孩子行为不当,你可以把他送到他的房间,不过不要让他独处5分钟以上,因为时间一长他便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待在那儿。你如果更喜欢对他进行说服教育,那也要等他情绪稳定再开始。你的谈话要简单明了且切合实际。不要使用假设性语气,比如“如果我对你这么做,你会怎么想?”,没有一个幼儿会明白这个道理。相反,你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规矩:“我们不能打人。打人会使别人受伤。”
3.不要随意地改变定下的规矩或惩罚方式,那只会让孩子感到混乱。随着他长大,你自然希望他的表现更加成熟,但是当你改变规矩时,请告诉他原因。例如,他在2岁时靠拉拽你的衣服吸引你的注意,你会容忍他;但是当他4岁的时候,你可能会希望他用更成熟的方式接近你。你一旦决定改变这种规矩,就要先解释给他听,再开始实施。
4.你要确保家中其他成年人或看护者同意并且理解你在管教孩子方面的规矩和惩罚方式。如果一个家长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而另一个家长禁止他做这些事情,那么孩子必定感到迷惑。最终他会明白他可以让家长起纷争,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都会让你们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家长可以通过统一战线来避免发生这类纷争。
5.你要记住,对你的孩子来说,你是举足轻重的榜样,而且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你的行为越公平、越可控,孩子就越会通过效仿你来规范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在他违反规矩的时候打他,那么你教会他的是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平静中断法/正面引导法
尽管孩子的危险行为或攻击性行为不可避免,但是你可以叫“暂停”,即采用平静中断法。平静中断法可以早一些开始使用。在孩子18~24个月大的时候,你就可以教孩子“平静中断”,也就是说保持安静并且不要动。
这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3~4岁的孩子运用这种技能最为成功。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做错事情之后自己会意识到,并且明白自己为什么受到惩罚。平静中断法只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使用,所以你要挑选“战斗”的时机,并坚决地向孩子亮出“不”的警告牌。
下面是平静中断法的具体步骤:
1.让孩子坐在椅子上或者把他放在一个不容易让他分神的“无聊的”地方。这么做可以让他从错误的行为中走出来并有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
2.向孩子简单地解释你在做什么,并且告诉他你为什么这样对待他。告诉他你爱他,但是他的行为实在不可接受。除此之外,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和教诲。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等他冷静下来,平静中断法就可以结束。
3.当孩子保持安静并且很乖地不再乱动,就结束平静中断。这更让孩子明白了平静中断就是保持安静和不许动。
4.等孩子自己学会冷静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反省的时间每年增加1分钟。
5.家庭教育专家越来越倾向于推荐使用正面引导法。要孩子彻底平静下来,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在此之后你可以花点儿时间跟他坐在一起,关照他的情绪变化,帮他冷静下来,同时对他不恰当的行为予以制止。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孩子感到被孤立,也可以帮助他培养自我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消退法
消退法是一种对2~3岁的孩子最为有效的惩戒方法,对上小学的孩子也同样有效,做法是在孩子违反规矩的时候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忽视。你可以想象到,这种方法应该用在孩子出现哭闹等恼人或不受欢迎的行为时,而不应该用在他做出危险行为或破坏性行为时,后者需要使用上面介绍的直接且迅速起效的方法(平静中断法/正面引导法)来应对。
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应用消退法:
1.明确界定孩子做错的地方。他是否在公共场合哭闹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