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晚上老不踏实
爱哭
而且经常左右摇晃
摩擦头部
枕部有一圈没有头发
真的像老一辈说的那样
是正常现象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世界范围内,佝偻病的发病率似乎呈上升趋势。年2月,全球共识建议:营养性佝偻病的预防和管理发表在《JClinEndocrinolMetab》上。该建议指出,佝偻、骨软化和维生素D和钙缺乏是全世界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一个可预防的公共健康问题。
临床表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
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婴儿。可有多汗、枕秃、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
激期:骨骼体征:6个月婴儿,可见颅骨软化体征(乒乓感);6个月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0型腿、X形腿等体征
恢复期:早期或活动期患儿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一般无临床症状,血生化检查正常。
方颅
枕秃
O、X型腿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持续到青春期。
预防与治疗
当宝宝出现夜间烦躁不安,多汗,尤其是来回摇头擦枕的时候,宝妈和爷爷奶奶们就要注意了。其实,这是一个宝宝缺乏维生素D所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一个提示信号。
1、户外活动。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太阳照射。生后2~3周即可带婴儿户外活动,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户外活动时间应保证每天1~2小时,在不影响保暖的情况下,尽量多暴露皮肤。夏季应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
2、补充维生素D
(1)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蛋、蘑菇等。
(2)遵医嘱供给维生素D制剂。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不能自行滥用维生素D,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
①12个月以下的婴儿,无论喂养方式如何,补充IU/d(10μg)剂量的维生素D可足以预防佝偻病。12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通过饮食和/或营养素补充剂来达到维生素D的需求,至少IU/d(15μg)。*
②治疗维生素D最小剂量为IU/d(50μg)至少持续3个月;钙mg/d,无论是饮食摄入还是使用补充剂,应和维生素D常规联用。佝偻病维生素D治疗剂量表,如下:*
*摘自《营养不良性佝偻病的预防与管理全球共识建议》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早坐、久坐、早站、久站和早行走,以防骨骼畸形。严重佝偻病患儿肋骨、长骨易发生骨折,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4、加强体格锻炼:对已有骨骼畸形的患儿可采取主动和被动的方法矫正。如胸廓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对于行外科手术矫治者,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矫形器具。
文章:张芳编辑:欧美
赞赏